双子杀手(普通话)

HD

主演:威尔·史密斯,玛丽·伊丽莎白·温斯泰德,克里夫·欧文,道格拉斯·霍奇斯,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普通话年份:2019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双子杀手(普通话) 剧照 NO.1双子杀手(普通话) 剧照 NO.2双子杀手(普通话) 剧照 NO.3双子杀手(普通话) 剧照 NO.4双子杀手(普通话) 剧照 NO.5双子杀手(普通话) 剧照 NO.6双子杀手(普通话) 剧照 NO.13双子杀手(普通话) 剧照 NO.14双子杀手(普通话) 剧照 NO.15双子杀手(普通话) 剧照 NO.16双子杀手(普通话) 剧照 NO.17双子杀手(普通话) 剧照 NO.18双子杀手(普通话) 剧照 NO.19双子杀手(普通话)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明年奥斯卡预定电影,争议竟然这么大?

看完了李安导演的这部新片《双子杀手》,第一感觉是激动。

前几天美国媒体率先亮分,跟《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当年的情况差不多。其实当你看到《双子杀手》最后大反派的那段反转主题演讲,就知道美国人可能会不舒服,这个华裔导演又来戳美国人的G点了,这段言论就是“比利·林恩”的反战主题升级版。

现在法国主流媒体的评价也出了,不出所料,法国人的G点和美国人不一样。他们都在感叹120帧、4K、3D带来的视听震撼,李安用超前的技术赋予了一部九十年代复古风格的动作全新的生命力,在视听语言和新技术上的探索上,用了“革命性的美学”来形容。

《双子杀手》曝导演特辑,李安自认拍电影贪心,想挑战喜剧_双子杀手_电影_高清1080P在线观看平台_腾讯视频

在一部这种规格的好莱坞商业动作大片里,李安导演依旧保持着自己以往的兴趣点,一直在做自己,能拍出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这是只有他和克里斯托弗·诺兰这个级别的大导演才能做到的事情。

如果导演不是李安,《双子杀手》这样的动作电影只会是一部杰瑞·布鲁克海默制片的主流爆米花大片,因为有李安对技术的痴迷,让这部电影变得不一样了。

联想到李安在前作《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里的技术尝试,加上明年那部继续用这个技术拍摄的拳击运动片《马尼拉之战》,搞不好未来有一天会有一个“技术探索三部曲”。

因为目前这两部电影在各方面都特别像,只是《双子杀手》在视听探索上再下了一城。

李安并不是一个视听上非常风格化有辨识度的导演,他的风格是他拿到一个剧本之后,如何看待并解读故事的方式。无论是什么样的故事,只要到了李安的手里,都会变成李安的故事,打上李安的标签,用李安的方式讲出来。

在讲故事方面,李安的剧本一直以来都非常的优秀,在剧本的层面上,他从来没有失手过,即使是当年的《绿巨人》,现在翻出来重看,剧本的完成度也很高。

李安太擅长讲故事了,他的剧本永远都是教科书式的叙事节奏,对于职业编剧来说,想写出这样的剧本也需要非常高超的技巧和能力。这样的剧本非常工整,完成度非常高。

《双子杀手》再一次为我们示范了好莱坞传统商业类型片的叙事节奏,是如何做到全程无尿点,诸如刺杀、退休、蜜蜂或者童年阴影之类的情节,都会完美的编排成小细节,在恰当的时候被编剧们拎出来反转剧情。

电影的开场就是一场刺杀戏,在我们的主人公威尔·史密斯“手感”不太好的情况下,依然可以比绝大多数的同行优秀。

我们的主角不仅是自带明星光环和人格魅力的威尔·史密斯,他饰演的这个角色还本领非凡,他很勇敢,善良,有幽默感。而且很快就因为被上级迫害,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被上级追杀,生命受到威胁,身处险境。

好的类型片剧本里,编剧必须一开始就使用技巧赢得观众的信任,并通过创建人物共鸣促使观众和主人公建立情感的链接。

当观众因共鸣接受了主人公之后,就会认同他,能够全情投入,将自己投射到主人公身上,跟着去冒险,去经历情感上的过山车。

作为一个职业编剧,看完这部电影的前十分钟,从编剧技巧的层面上,我就基本上可以确认这是一个不会失手的剧本了,几位编剧加上李安肯定是特别懂类型片的套路和技巧。

但李安的电影,绝不只是看看故事这么简单,剧本这个一剧之本的根基打的牢固只是最基础的一环,作为技术狂人的大导演,李安的电影要更加丰富,值得解读,你可以看到他在不一样的尝试。

2016年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时,李安就开始使用120帧,4K,3D的规格拍摄电影,不知道你当时有没有看过这个规格的放映版本。

如果你看过,肯定是印象深刻,那会是你看完电影之后,眼睛最舒服的一次。那种清晰的观感,就好比一个人只看过VCD画质的人,突然看到了4K蓝光真高清,这种生理上的体验可以用大开眼界来形容。当然,这种技术的革新,并不只是体现在简单的生理观感上。

《双子杀手》再次使用了120帧、4K、3D的高规格,简单的说,这种高帧率摄影技术就是把电影原本一秒钟24个画面,变成了每秒钟120个画面,使得镜头更加的细腻,屏闪变得更低,视觉上会更真实,更有沉浸感

在好莱坞,很少有同行使用120帧的技术拍电影,李安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用一己之力开发这种新技术,他认为这会是数字电影的未来。

在电影的拍法,因为技术的不同,导演风格自然也会有不一样的尝试。

比如这部电影在动作戏的处理上就很特别,24帧的传统动作片里,可以靠剪辑和武术指导的动作设计加快剪辑节奏,积蓄画面的能量感,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卧虎藏龙》,电影很容易“骗人”。

到了120帧的电影里,镜头会比以往更加的逼真,你的眼睛不会错过画面中的任何细节,就好比所有的动作戏编排和演员的表演都被镜头放大了,你可以看清楚画面中的任何小细节,电影很难像24帧的时候那样容易欺骗你的眼睛。

《双子杀手》的动作戏还是港片动作戏的感觉,只是更注重真实感和残酷感。

李安导演处理动作戏的方法,不像漫威电影,《速度与激情》系列或者其他同类型的好莱坞动作片那样,动作戏一来就是节奏不断加快,只为了让观众的肾上腺素飙升。

到了李安这里,他的动作戏更注重角色面对这场戏时的戏剧目标,带着很强的戏剧张力,动作设计也带着很强的戏剧性,绝不只是为了打而打,而是故事发展到某个顶点时,角色不得不打了,才会有一场精心编排的动作戏。

因为动作戏是带着角色的情感张力来的,也更容易让人觉得提心吊胆,这种观众很特殊,爽,但是更加提心吊胆的爽。

看惯了那些为了爽而爽的动作戏拍法,李安的这种才是真正高级的动作戏拍法,那股人物情感的纽带,那根系在观众心里的绳一刻都不会断。

因为是120帧的原因,整部电影的调度和打光都不太一样,这点上是李安成为特效技术流的导演之后,自己一步步的探索出来了。

传统的24帧、2D的电影里,摄影常常会喜欢烟雾增强画面的层次感,也会使用高难度的点光,用画面的布光强调画面中的信息量,会使用很多低调照度的摄影,画面足够的暗才会更有所谓的“电影感”,比如卡波拉导演经典的《现代启示录》。

通常情况下,画面越亮,景深越没有层次,打光越平面,就越不“电影”,被认为是“高清电视感”。

到了120帧、4K、3D的电影里,如何让这种所谓的“高清电视感”也可以变得更高级的“电影感”,就是李安导演一直在探索的。

这种技术可以更真实,更沉浸,无论你的眼睛往哪里,你都看到清晰的细节,你可以看到眼睛里的血丝。摄影上很难再像传统的电影那样打光,任何人工的痕迹都会被放大,变得虚假,你的眼睛变得很难被欺骗。

所以导演更多的是在画面的纵深上绞尽脑汁,通过画面前后景景深里的动作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人被画面中运动的物体吸引,是人类的本能。

因为画面中的一切都变得很清楚,所以当镜头中出现实拍的名胜古迹和旅游景点时,就多了一种视觉奇观的属性。

你能看到布达佩斯的街景,能看到建筑的细节,能看到整个塞切尼温泉,甚至水中的路人甲,就算夜戏中的沃伊达奇城堡也依旧细节十足。

为了夜戏的画面可以拍的更通透,呈现画面中的一切小细节,在电影前半部分主角连夜逃离乔治亚州萨凡纳的部分,甚至用了夜戏日拍。就像当年姜文拍《太阳照样升起》里的夜戏拍法一样,最终呈现出来的画面有着钻石般的通透感。

在传统的好莱坞电影电影,一般导演习惯用特效打造视觉奇观,到了李安的这种高规格的电影里,画面中的一切都可以是视觉奇观,不过更厉害的还是用动作捕捉技术制作的“23岁的威尔·史密斯”。

要让特效打造的“23岁的威尔·史密斯”和51岁的威尔·史密斯在同一个画面中演对手戏,如果有一丁点技术瑕疵,这个纯特效的人物都会变得不够可信。

这个把人变年轻的戏法,用的并不是马丁·斯科赛斯在新片《爱尔兰人》使用的减龄技术,而是从骨骼、皮肤、牙齿、眼睛到毛发从零开始,用纯特效打造的CG人物。

在这样一部高帧率摄影的电影里,特效的难度至少是传统电影的四五倍,以前一秒钟的特效镜头只需要做24个画面,现在又做到120个画面才行。这个特效角色的精细度绝对是一次好莱坞在CG人物方面的特效里程碑,是一次全新的飞跃!

当别人是在用特效技术打造夸张的视觉奇观时,李安却是反其道而行之,用特效还原生活中的细节,像上帝一样,用特效在打造活生生的人,要细腻真实到你完全看不出来那是花了钱的特效。以为那是威尔·史密斯的儿子,或者是一个长得一模一样却丝毫没有明星光环的特殊替身。

把钱烧到你难以察觉的地方,这种疯狂的事情,只有李安这样的导演才会去做吧。

我在看电影中的过程中感觉很撕裂,一直在感慨这个特效人物的逼真,心里一直在想这太疯狂了,要花多少钱才可以做到现在的精细度。

技术到了李安手里,永远只是讲故事的手段,他的故事核心永远是他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他是如何思考人生的。李安的每一部电影,每一个故事,都可以借用他的经典语录来概括,就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XXX”。

到了《双子杀手》这个故事里,依旧可以套用这个模式,“每个人心中都希望有另一个年轻的自己”。当你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可能会希望跟年轻时的自己说点什么,让他可以少走弯路,不要像自己一样留下什么遗憾。

我一直觉得这种永久不变的情感内涵和看待世界的方式就是李安的导演风格,是他独特且可以东西方观众通吃的地方。

导演技巧只是技术,是一种完成文化交流和沟通的手段,而情感内涵才是能打动人心的地方。

李安导演一直在思考未来的数字电影会是什么,他也一直在尝试并推广这种高规格的拍摄技术,而这样的技术革新和推广也需要李安这种大师级别的导演,这是一般的导演没有能力去做的事情。

往小里说,如何使用特效,改变好莱坞电影行业人员对于特效的理解,对未来数字电影的理解,都是李安肩上的使命和责任。往大里说,李安是在探索未来的电影是什么。

这次的《双子杀手》强烈推荐有条件的观众选择120帧、4K、3D的场次,否则你可能等于没有看过这部电影,不知道我在拼命的安利什么。

李安导演这一次的《双子杀手》带来了一个可以让上帝都感叹的特效人物,这个人物的开创性就像当年詹姆斯·卡梅隆《深渊》里的水形生物,就像《终结者》的T-800一样意义非凡!

当你看到这个“23岁的威尔·史密斯”时,你就知道《双子杀手》拿明年的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算是稳了!

强烈安利大家来见证“未来数字电影的某种可能性”!

 2 ) 【C+影评】双子杀手:永远无法到达的“黄金体验”

“老”和“顽固”并不可怕,但对于电影人来说,可怕的是创作思路上的“老”和“顽固”。已经9102年了,当动作电影已经进化成约翰·威克和他的传奇大铅笔的时候,年过七旬的西尔维斯特·史泰龙还在用80年代的陈腐思维来创作《第一滴血5》。

与独立电影不同,商业电影一定是与观众一同进步的——看看老当益壮的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他的《玩家一号》吧。而李安,威尔·史密斯,和杰瑞·布鲁克海默都有惨痛的教训:《绿巨人》的平庸和无趣,和《重返地球》的死气沉沉都历历在目,而“金牌制作人”上一部获得良好反响的好莱坞大片,还要数到12年前的《加勒比海盗3》。

然而,人总是能振作起来,文本则不能。罗伯特·泽米基斯的《回到未来》诞生在CG技术不成熟的30年前,变老变年轻全凭特效化妆,但放到今天依然是娱乐性超凡的绝对神作;

而搁下CG特效和摄影技术上的升级不谈,《双子杀手》的剧本——一部电影的重中之重——反而已经透露出一股在地下室蹲了20年的发霉味道,就好像是给一本受潮的旧书换上了新书皮,但霉斑还是一样地长。清奇和跳跃的脑回路,甚至能追溯到《再造战士》大行其道的时期,阅后即忘。

这也并不奇怪。《双子杀手》的编剧构成中,就包括假借《权力的游戏》东风叱咤好莱坞、在第八季彻底玩砸的大卫·贝尼奥夫——在投身维斯特洛之前,还写了X战警黑历史之一的《金刚狼》;而“罪魁祸首”达伦·莱姆克的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只是两部《鸡皮疙瘩》。

写就于90年代的《双子杀手》剧本属于典型的眼高手低:框架追求(山寨《合金装备》的)高概念,故事却浮皮潦草;情节和场景转换之跳跃,仿佛角色们都会瞬移;而生硬的台词就像是从大部头上不假思索地拓下来一样。而沉迷高解析度和高帧率的李安,就像是15年前沉迷动作捕捉的罗伯特·泽米基斯,在“错的时间”追求“(或许是)对的事情”,对关注点以外的任何短板都可以妥协。

毋庸置疑的是,高解析度和高帧率的确可以提升浸润感。但对于电影而言,只有当周遭的环境是想要讲述的真正主题,而非角色、表演、故事的时候,像《双子杀手》和之前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对这一技术的尝试,才有可能行之有效。

但《双子杀手》显然不是这样的电影。

一方面,马丁·斯科塞斯不想看到电影变成主题公园游乐场;一方面,李安又以“真实”和“临场感”为理由,让电影在丝般润滑中无法隐藏瑕疵,以无处不在又无法避免的刻意而为,大幅降低了宽容度和想象空间。

除了让特效工作者们加班加点地消耗生命,只能说是事倍功半。

在2016年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上,李安对高帧率和高解析度的追求就没有引起热烈反映,因为电影在关注与呈现视觉上的精细画面的同时,也在角色和情感深度上失去了焦点。

但与平平无奇的《双子杀手》相比,《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至少还像是李安感兴趣的题材。《双子杀手》这一项目,更像是另一个《绿巨人》,是李安为了筹钱追求“双高”梦想而不得不接的打工之作。尽管从概念上看,《双子杀手》的确有一些令人感兴趣的议题——比如人性的自然发展vs人工养成——但在实践中,七零八碎的无聊剧本是无法与其技术上的影响力相匹配的。

技术上讲,尽管在动态镜头中能够清楚看到CG的痕迹——更有不少教科书级的失误:在第一场大戏,摩托追逐中,画面合成时连最基本的打光和阴影方向都没找对;地面阴影时隐时现,更表现出严重的连贯性问题——但在多数时间里,李安对视觉细节的热情令人印象深刻,连毛孔和汗水都清晰可见,更不用说第三幕的少年威尔·史密斯。而任何细小的画面变化,也都有着一种独特的美感。

但是,一旦李安将热情注入诸如此类的、物化的细节中,就很难将情感重新聚焦到人性化的内容上——这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起作用,因为抽象和写意的影像美学,本身就是叙事的重要部分——在《双子杀手》这样大幅度依靠传统叙事的动作电影里,以高帧率和高解析度为无生命的背景和物体赋予“生命”,多数情况下只会稀释那些真正具有“生命”的情节与人物。

典型的例子就是玛丽·伊丽莎白·文斯蒂德和本尼迪特·王的角色。作为主人公的重要辅助,二人在表演上已经使尽全力,但受剧本所限,在最终呈现上依然是一种模糊不清和可有可无的关系,前后几无衔接。整个事件中,角色关系没有经历任何考验和进展,对故事发展也没有任何影响,只是两个高度符号化和无人格的名字而已。

这很可能是因为,在糟糕的剧本中只有一个半的角色是花了心思的:年轻的威尔·史密斯,以及半个现在的威尔·史密斯。与银幕时间几乎为零的克里夫·欧文相比,威尔·史密斯的“一人饰两角”并没有跑偏,甚至还为年轻版提供了深入的心理层次。但问题是,《双子杀手》中如果有任何算作角色成长或人物弧光的内容,也是发生在年轻版的身上,而不是这个威尔·史密斯自己的年长化身。

如果有所成长、有所变化的是“年轻的自己”,《双子杀手》所声称的“关于年轻的自己引导年长自己的可能性”又怎么会起作用呢?

如果将《双子杀手》看做是对威尔·史密斯,以及与他同时代的其他好莱坞末代巨星们的一个隐喻,这反而是一个绝妙的讽刺:当年叱咤风云的王牌巨星,在30年后已经彻底被CG们抢了风头。

老套的《双子杀手》并没有提供超出《环形使者》,或其他“组织背叛个人”的动作电影的新鲜内容。而李安也依然是在把他的才能“浪费”在错误的地方。半小时才能等一场几分钟的动作戏,对这样一部理应快节奏,却在多数时间不知该快速剪辑,还是慢下来让观众为高帧率惊艳的动作电影来说,是难以让人真正满足的。

无论这项技术最终是否被接受——连《霍比特人》的48帧都无人跟随——李安再次尝试的结果,与他为这项技术付出的热情并不对等,而《双子杀手》也毫无疑问地会成为2019年雷声大雨点小的又一典型。

 3 ) 高帧为影像带来了什么?

要看高帧,对于《双子杀手》来说,低帧带来的感受是毁灭式的。

如果不理解高帧影像带来的意义(一种全新的影像知觉模式),观众难免会指责李安电的影创作开始依赖技术革新,是某种江郎才尽的预言。而技术永远是电影这种工业属性的事物的原始属性之一,我们最初就是凭借技术看见影像。如今,在李安的革命性创作里,我们也因为技术重新知觉影像。

有观众会指责电影剧本的问题。的确,如果单独看待剧情,电影里似乎有很多牵强的东西,甚至最后影像包袱的解决,看起来也只是某种暂时的解决,最终的解决并没有完成。电影只是抛出包袱,却不提供答案。剧情带来的感受因此浮在半空中,没有落地。我在这里想要强调的是,李安实际上已经提供了解决之道,而这种解决并非完全在剧情里,高帧影像带来的技术性革新的结果也被囊括在这种解决之法则里。也就是说,“影像语言”本身才是对剧本提出的问题的最终解决,也因此电影进入“元”概念,是出色的“元电影”。

一. 短焦:高帧影像带来的并非“真实”,而是“抽象”——取消景别

高帧影像给观众的第一感受是清晰,甚至是“过度清晰”。也因此很多人第一反应会认为清晰带来的是“真实”,这恐怕是最大的误解。

将高帧影像呈现的结果关照到绘画里,对应的是:照相写实(Photo-Realism)绘画,一种高度逼真的图像呈现,甚至逼真到超越肉眼感知的程度——显微镜式的清晰。这种绘画表面上看是对“写实”的回复(写实指向真实),而实际上是对当代社会的某种揭示(后文会解释)。写实,在“照相写实艺术”里已经成为与“抽象”并驾齐驱的艺术手法。

在弗卢塞尔的后现代摄影理论里,认为彩色照片的抽象程度要大于黑白照片,因为彩色照片需要更多的数字编码,同理的是,高帧影像与照相写实绘画一样,与其说是提供真实,不如说呈现的是“抽象”(超越肉眼的感知;超越得越多,就越是抽象)。比如在《双子杀手》里,高帧超短焦拍摄的影像里,笔直驶来的高铁被扭曲了,形成某种(抽象的/非真实的)折角。

这可不是为了“真实”而呈现的,这个场景是朗西埃意义上的“感性分配”的更改。影史第一部影片《火车进站》在公映时,迎面驶来的蒸汽火车吓坏了现场的观众,当时观众害怕的元凶正是“真实感错觉”。而如今蒸汽火车已经跃变成高铁,影像的清晰度也达到了史无前例的程度(甚至超越肉眼)。观众对这种远超以往的,更恐怖的运动却再也不会害怕了,因为我们经过流媒体的训练(以及我们都可以通过手机自己制造影像)都知道影像内部是“虚假的”(哪怕世界毁灭式的影像也不再带来“真实感错觉”)。“真实感错觉”的威胁早已远离现代观众。高帧画面对观众的感受基点恰恰是“抽象”意义之上的(导演已经不再需要坚定在营造“真实错觉感”的路线上了——影像的感知基底已经彻底改变),并不同以往的建立在“真实感”之上的影像感知。

古典主义影像理论(以巴赞为代表的“真实电影”理论)认为短焦(同时呈现前后景,比如《公民凯恩》)带来的是“真实感”,至少是空间统一的真实感。而当观众面对李安高帧影像里的短焦呈现,前景和远在远方的后景以及中景等等都清晰无疑的呈现在观众面前,甚至远景里飞速行驶过的汽车的车牌都清晰无疑——一种完全打开的“微观知觉”,任由观众自由选择视点,某种意义上来说,高帧影像带来的正是“景别的取消”。这是“非人”的呈现——不是人类眼以及人类知觉能办到的,这种时刻摄影机只代表非人的机械眼,并非在模拟人眼,影像整体被呈现为一种“抽象”。

德勒兹提示人的日常视野是相对狭隘的“概括式”的认知反应,我们只看到一个“外在于”自身的简单化世界(将自身与世界外在化看待),只选取自己需要的信息,以及忽略不必须的信息。也就是人的日常视野恰恰等同于传统影像的“变焦”行为。我们提取和虚化,将提取出来的视觉对象串联成某种“合目的化”的规则内,以此建立认知体系(也因此人的知觉自身就携带“道德问题”)。德勒兹认为这种提取和删减的“合目的化”行为体现的正是政治的普遍模式。我们经验法西斯主义(以及其他)的规则,恰恰是这种这种认知反应的拓扑。于是集约式的认知模式的先天存在,导致了政治视野的固定,在这种先天狭隘认知模式下,法西斯之后还会有法西斯。只有获得“普遍性”(同等看待任意事物)和“差异化”(肯定任意对象的任意视角)的“微观视角”,将人与世界“内在化”等量齐观(消除物我界线),注意到任何事物的存在时间(非人的时间),注意到任意的“潜在的”影像,政治的未来图景将在这种“微观知觉”中展开,并得到解决。李安的“高帧影像”里的短焦的超清晰度,呈现的正是德勒兹启示的:微观知觉的全面打开。这也是上文提到的“照相写实绘画”是当代社会的某种揭示,是“写实”与“抽象”的并驾齐驱。

我丝毫不怀疑这种“微观知觉”的全面打开会出现在华人艺术家的影像里,特别是一直以来擅长将东方美学意识纳入影像语言的李安,因为德勒兹提示的“内在化”知觉模式(一种物我界限取消的模式,将人与任何事物同等看待,以提示“非人的”“潜在的”时间的唤醒),恰恰是中国绘画以及中国美学意识一直在践行的理论,也是张光直先生提示的,东方美学意识是“外化的”(等于德勒兹的“内在性”),一种物我等价看待的模式,东方意识从来不将自身设定为独立个体,东方文化里肯定任何事物的生命与时间,正如佛教道教意识与基督教的区别。

高帧影像所呈现的“抽象”,正是提示为一种“非人”的“潜在”的视角,将画面内部所有介质都同等看待。这是一种潜在的非人的时间的唤醒,而这种“抽象”呈现,完全不能够与“真实性错觉”同等看待。换句话说,如果你企图在影像内获得一种共情式真实感进入途径,注定会失败。

二. 长焦:高帧影像彻底改变了影像的知觉模式——总体呈现为“慢”

上文提到,高帧短焦影像带来的“微观知觉”的打开,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取消了景别。因为在高帧短焦的呈现里,前后景以及景观内的任意事物都获得了同等的存在地位。这是一种忤逆人类日常视野的知觉模式,一种德勒兹意义上的非人的潜在时间的唤醒(也就是德勒兹提示的“生成”概念)——一种任意意识的民主,总体带来的并非“真实感”,而是“抽象感”为根基的影像“解放”意识。

高帧影像带来的改变并不止如此,导演在对电影镜头的选择中,总体呈现为两种模式:“短焦”和“长焦”。长焦多用于处理人物之间的关系之中。比如在男主与女主的对话中,导演依旧选择了通过变焦的形式提取信息,也就是通过长焦的方式虚化/排除次要信息,以提取重要信息。影像内的提取与排除,看起来势必会碰触电影手册的著名论点:推轨镜头会携带道德问题。因为任何存在自身都有存在的权力,长焦带来的是秩序化影像行为,是“非道德的”。

而这一切在高帧影像内发生了改变。在电影中,导演多次用高帧长焦镜头在一个整体场景内变焦。这是新浪潮的常见手法,但是与低帧影像呈现的不同在于,低帧影像在快速变焦过程中势必会导致卡顿——一种类似于邵氏公司的处理动作片的抽帧效果,也就是在低帧影像中,快速变焦通常感受为“切”的效果。而这种“切”配合镜头移动中帧的抽裂(抽帧效果),观众直接感受为运动的速度(如段誉的凌波微波),抽帧的效果带来的是速度感。而在高帧影像中,因为帧数在既定间隙内数量足够充裕,于是镜头乃至于焦距的快速运动带来的是恰恰是连续感——“变焦表现为变焦本身”。在观众感受上,高帧长焦影像的运动恰恰成为了类似于王家卫的“抽帧叠印”技巧,总体呈现为缓慢感。于是渴望在《双子杀手》中感受到某种运动刺激感也注定会失败,影像动作整体呈现为“慢”。

而在这种缓慢中,变焦带来的恰恰是空间内部各种介质的平等存在。每个焦点平面都有存在的公平性,因为各个焦点平面的清晰呈现,空间内部各个焦点平面都带来了存在的确凿。也就是说,高帧影像带来的是绝对的空间感。这是空间存在的确凿。

在高帧影像内,短焦唤醒的是潜在时间的确凿;而长焦唤醒的是空间的确凿。高帧影像也因为这些变化,形成了某种全新的知觉。

三.剧本提出的问题,影像“语言”来解决

高帧影像对各种镜头知觉的改变,带来的正是一种德勒兹意义上的政治解决之道。《双子杀手》的剧本呈现的是一个类似于传统好莱坞动作类型片的模式,比如007系列。这类动作片每次都会提出新的问题,每个回合解决一次,永远不能彻底解决问题,所以007系列可以无限衍生下去。与好莱坞传统动作片序列不同的是,李安提供了对这种系列的终结方式,这不是剧本/剧情能够完成的,必须通过影像本身的“生成”性质,通过影像语言本身来“解决”。在德勒兹意义上,也就是唤醒“潜在的知觉”,“非人的时间”,通过上文的提示,李安通过高帧影像的语言建构,已经提供了真正的解决之道。一种德勒兹式的“生成式”的政治解放意识。

所以剧情里看似并未解决的问题,李安在影像语言内提供了解决之道,这种做法类似于马拉美的诗歌:为了将民众从(政治的)“宏大仪式”中解放出来,必须引出“无限的空无”来终结民众的哑语状态。

为了提醒这种语言内蕴含的解决之道,李安特意在剧本里安排了一些意象,比如被篡改信息之后杀害的“哑语”的无辜的人——“鬼魂”,这些鬼魂的终极困境是没有发声权力/能力,声音被当权者肆意篡改,以符合政治的宏大话语,被恣意埋没。

而小克提到的,仿佛有一个自己的幽灵在自身之外看着自己,正是提示一种德勒兹意义上的“内在化”知觉的打开。通过一种中国画式的全知俯瞰的方式看待自身。而这个幽灵的意识,就是非人的意识。量产的小小克带来的意识泛化,正是知觉“普遍化”的象征,与高帧短焦带来的意图如出一辙。

再者,当自身与自身的复制品相对运动,摄影机带来的客观视角是一种彻底的“电影化”,因为它已经不再属于自身及自身意识的任何可能,呈现为一种完全的“非人”的“断裂”的视点,一种“潜在的观察”。

最为重要的,知觉这种全新影像需要一个大前提,也就是男主开头强调的,“最应该警惕的是(固有)经验”。

 4 ) 少年子弟江湖老。李安为什么要这样做?

太清楚了,是对传统观念的颠覆

作为电影导演,李安算极限操作了,至少现在是如此。

120帧高帧率、超级3D、4K,这几个字眼决定了《双子杀手》是一部大银幕电影。

没错,从某种程度上,安叔跟那些守着胶片的“老顽固”本质上是一样的。只不过与那些坚守电影传统技法的导演不同的是,李安则是在探索着电影的边界。

可以理解媒体和大众对这部电影两极化的反向,毕竟看这部电影就是一次全新的体验。很有意思的是,看了下各类媒体的评论,对于《双子杀手》 北美观众和专业电影媒体的反应都很一般,但法国的一些电影媒体则以夸赞为主。大概李安对于电影技法的这次操作,大概让很多法国同行想到了当年的“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

在电影艺术和技术已经高度发达的当下,在发生一次“新浪潮”这样的电影先锋运动可能性是微乎其微了。所以这次李安的所为,毫不夸张的说,是“一个人在战斗”,连个帮手都没有。

就像《盗梦空间》里,小李子独自跑到潜意识边缘一样,电影中身为盗梦者,好似武侠小说中的武痴,一直在探索梦的尽头,同理,作为电影导演也是一样,用电影技法造梦,永远是身为电影导演的第一信条。

所以这次我们对李安这次操作用“探索”来形容,而不是“革新”。因为历史上也不是所有电影运动或都取得了成功,李安也是如此,未来怎样还不好说,起码目前来看,代价正如大家所见,商业上的失败,以及大家对其操作两极化的评价。

我们不能用“鼓励啊”、“支持李安”这种镜花水月的词语来形容李安这次激进尝试,而是要从根上探究,一个奥斯卡导演为什么要走这一步棋。

那么对于这部《双子杀手》,我们就从电影的角度,结合李安导演,来分析一下单一的理念,以及导演为什么会在一部动作电影中采用如此技术,难道真是武侠小说中的“武痴”吗?

本文,也是一次“探索”吧。


理念:为大银幕而生

搞高帧率电影,绝非拍脑瓜的一时冲动。

《双子杀手》是一部为大银幕量身定做的电影。在技术格式下,本片对于电影和大银幕的关系是一次近乎于终极的“绑定”。

流媒体时代,移动终端的普及,关于“电影是否属于大银幕”的说法已经成为两派,就像如今很多电影导演都对Netflix这些流媒体很不感冒一样,之前包括奥斯卡在内的奖项,关于“未在大银幕上放映的电影”无法参与评奖,也是掀起了一阵波澜。

★对于观众,无论是在移动端还是电影院,只是一个休闲娱乐的途径,不会有过多的需求,哪个方便看哪个,这一点电影院并不占优势。

★对于电影效果,比如《海王》《复联》这样的电影,当然是大银幕效果好,那么观众肯定会首选电影院,这是电影院的优势。(不过随着科技的发展,我相信总有一天,家庭影院技术会完全媲美电影院,坐在家里也有电影院的效果,这是未来,咱先不谈)

★对于创作者来说,“电影是否属于大银幕”则是出现了两派。

比如之前看过台湾导演蔡明亮的访谈,后者是“走出电影院”的代表,对方的观点就是未来不属于电影院,所以作为导演要考虑不同媒介的创作的需求,电影的手法不一定适用于小荧幕,而长片的拍摄方式与短视频有差异。

而李安,则是“大银幕派”的代表。

李安一向给人儒雅的感觉,但从《双子杀手》上就能看出他的观点是非常激进:电影就是给大银幕准备的(甚至大部分电影院也不兼容。。。)

李安对大银幕的坚持,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就能看出,这样的电影在非大银幕的渠道观看效果是不同的。

“这样方便了,但不见得有好的效果,因为方便,很多东西被折损了,变得粗糙了。”

你以为这句话是李安的话,错,是上面那位“走出电影院”派的蔡明亮的原话。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同为电影人,李安与蔡明亮是一样的,他们都认为有些东西只适合大银幕,只不过对待电影理念不同而已,一位寻求改变,一位固守坚持。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就是这样,120帧让观众几乎真实的与电影角色同处于那个混乱的作秀时段。不过该片好歹是一个人文的故事,主题本身值得深思,120帧是辅助,则是帮助观众加深了主题,而电影院之外的媒介形式,对电影的中心思想其实折损不大的。

但《双子杀手》就不同了。

首先这是一部动作电影,动作场面是卖点,主题不算深刻,但依然有着李安式的表达。而对于这样商业电影的诉求,技术手段与叙事在本片中的比重几乎是五五开的。也就是说,本片120帧高帧率、超级3D、4K这些格式,并非完全的辅助,而是融入电影核心卖点之中。

也有人吐槽电影故事老套,这个没得黑,本片故事确实一般,但就我看来,电影发展到如今,完全故事上的创新很难,反而是叙事,比起故事新颖与否,“怎样把故事讲出来”更为关键。就像诺兰的《敦刻尔克》,单从故事角度其实并无突出,反而是诺兰打破时间线的叙事,让电影显得格外出彩。

《双子杀手》也是如此,只不过李安对对于叙事的包装采用的是120帧高帧率+超级3D+4K(如下统一简称“高帧率”),这是把电影技术手段融入叙事主体,为的是造成电影强大的“拟真”效果。


拍摄:拟真的环境

电影是假的,但很多时候却以真实性为噱头,比如“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神还原”这些话术,其实都是宣传伎俩。电影无论故事如何,从角色设定到场景,一直以来追求的不是“真”,而是“像”。

比如电影里死个人,并不是真的死,都是演出来的。否则纪录片的票房早就超了故事片了。

可见,不管怎么拍,电影都是视觉误差的艺术。所以有句话叫做“电影是每秒24格的谎言”,后来有人美化了一下叫做“每秒24格的梦境”,不管怎样,都是假的。

而李安所追求的,就是电影的假,如何更像真。


★首先是场景

以前一直不理解,电影为什么要搭建场景。小时候我一直以为电影很多场景都是真实的,后来才知道大部分都是搭建。咱们这里抛去一些虚构的必须创造的场景(比如横店、泰坦尼克号),而是关注完完全全的实景。既然你花那么多钱去搭建布景,为什么不找真实的场景去拍,想要拍个室内戏就真的找一间屋子去拍呗。

后来我学到一个词叫做“景别”,原来这一切都是为了剧情的需要,从格局到布景有很高的学问,比如斯大爷的《幸福终点站》,就真的造了一座机场,《黑客帝国2》真的造了一条高速公路。

画面的景别,取决于摄影机与被摄物体之间的距离和所用镜头焦距的长短两个因素。不同景别的画面在人的生理和心理情感中都会产生不同的投影,不同的感受。这是电影的艺术,表面上是人,实际上是景。

李安在《双子杀手》里所做的,首先就是打破的了“景别”的概念,电影所有的场景,都是真实存在,说去布达佩斯拍就真的去了匈牙利,不仅仅是为了外景,完全是在实地拍摄。

场景的真实,为电影的120帧打下了一个基础。很多场景纵深感极强,而角色对话,远处的物体都是一清二楚,这种感受是很奇特的。这样的拍摄技术,加上真实的场景,是对观众真实视觉的一次模拟

但是,这样也会使电影失去了朦胧的想象美感,这是对传统观影观念的一次颠覆。


★其次是摄影

本片的摄影,完全拟真。

如今很多电影,都会利用剪辑、运动镜头来营造气氛,比如《谍影重重》,为了突出角色凌厉的手法和奔跑的效果,用晃动的镜头和快速剪辑来完成拍摄,他们必须这样拍,因为演员马特达蒙并非专业格斗高手,要换成龙那种拍摄手法一下就穿帮了。

而成龙的电影,摄像机打斗往往静止不动剪辑也很少,因为演员有武术功底,摄影机只需摆在那记录他们的专业打斗即可。但为了降低套招的痕迹,拍摄成龙电影打斗时采用每秒拍摄21、22帧,再用24帧的速度播放出来,样观感会加快他们打斗的速度,但是如果你慢放打斗场景,就会穿帮,发现有“掉帧”现象。

上述,提供给观众常见的电影奇观感。

而《双子杀手》,就好比用成龙电影的摄影手法,去营造出《谍影重重》的气氛,120帧的拍摄,120帧的播放,营造出的连贯动作场面是真实度可想而知。

电影对于动作场面剪辑很少,特写和晃动镜头几乎没有,都是全景或中景,就像电影中摩托车追逐戏,角色无论是飞跃、打斗乃至车的飞驰,动作极为流畅。

电影的摄像机位架设的非常值得深究,因为任何场景里,摄像机都处于“第三人称”视角,就像角色在车中对话,主角威尔·史密斯坐在司机的位置与“你”对话,那么摄像机的就是在副驾驶的位置上,镜头从角度到高度,完全模拟了一个处于副驾驶的聆听者。


★最后是灯光

由于是真实场景,电影大部分采用自然光,但有些时候有不支持自然光拍摄,所以电影依然有外景灯光的存在。

不同于很多导演将光线作为气氛营造的“魔幻时刻”(是一天太阳折射角最低、光线最柔和、颜色渐层最丰富的时候,简单来说就是日出/日落),就像《变形金刚》的结尾,擎天柱在夕阳下演说,背景逆光俯拍,渲染出煽情且激昂的时刻。

《双子杀手》不是这样,电影对光线的运用是追求真实的,但它又不同于你在日常生活中的视觉感受

比如夜间戏,大半夜的动作戏真实场景的看不到的,但电影在夜间,光线极低场景偏暗,反而角色的动作和表情我们还能看清楚,这是本片在120帧真实场景下对灯光的营造。

上述三点,综合体现,举个例子,圣史蒂芬大教堂的地下墓穴中的打斗中。

夜间场景,角色在光线有限的情况下缠斗,背景呢,是密密麻麻的骷髅头。而这一切我们都清清楚楚,不但角色表情、目光很清晰,连背景的每一个骷髅纹理,也是很清楚,密恐患者恐怕对这个场景非常难忘。

这个场面很有韵味,50的主角在与20岁的自己打斗,周围的都是死去百年的“围观者”。与电影形成强烈对比的,就是我们作为真正的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环境,这就是120帧技术在电影叙事上带来的观感体验。

这种感受,我们看惯了传统电影技法下各类电影,你可以说对本片如此逼真清晰的感受不适应,但不可否认的是很独特。你就像站在演员面前一样,去感受角色内心的纠葛、痛苦、欢乐。

这也是为什么电影选择威尔·史密斯的原因之一,因为人家动作明星出身,也得过奥斯卡男主角提名,说白了演得好也打得好,这种演员在好莱坞不多见,无论是表情还是动作戏,能承受的住120帧的考验。

换句话说,如此清晰的真实感,要是换成演技一般的演员,马上就露馅了。


作用:真实的谎言

随着技术的普及,如今的电影早已没有了感官上的真实性可言,还记得以前看过一篇文章,张艺谋拍《十面埋伏》,到乌克兰花一百万种花,后来《黄金甲》的学精了,除了几个特写之外,满城菊花都是塑料花。正因如此,比起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这次《双子杀手》李安用这样的形式拍,目前非常明确了。

为什么李安要在一部动作片里,追求的真实?因为这是一个假的不能再假的科幻片。

当20岁的威尔·史密斯出现后,红着眼睛望着镜头,高帧率拟真环境营造的真实感,能让观众对角色产生共情;但是严格意义上这个角色又不是真实的,我也在反复提醒自己:角色是CG,现在的威尔·史密斯已经50多岁了。

但是,我找不到任何破绽。

越来越接近人眼的视觉感受,与电影中的克隆人题材形成了有趣的悖论:如此真实的假故事!

法国新浪潮导演戈达尔说过一句愤世嫉俗的话:电影是每秒二十四格的真理!如今看来,这个老愤青才是标新立异,他不应该是一名艺术家,而是新闻工作者。某种程度安叔也继承了戈达尔的理念,但追求的方式不同,是视觉意义上的真实。建立在观感上的真实,就是要让这个假的故事真实可信。

这是李安的隐藏动机。


内核:局外人李安&局内人观众

李安是第一个荣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华人,《断背山》和《少年派》一样,并非华人题材,可以说里面没有一丝跟华人相关的戏剧元素。可是,李安从小浸淫在中华文化的沃土中,他身上的儒家和道家精神不可避免地渗透到这些纯粹的西方影片中,也为东西方文化找到了内在的接壤捷径。

能达到如此成就,是因为李安对待任何作品,都以“局外人”的身份,把观众代入到电影里。

之前看过周黎明《李安的禅与道》的文章,书中提到李安曾透露自己一辈子都像是一个“外人”(outsider)──虽然在台湾出生长大,但总觉得文化的根在大陆;到了美国更是异乡之客了;但回到中国大陆,发现这儿已经有了很大变化,不同于他梦中的故土。这种漂浮的经历和感觉,培养了他超脱的境界。

所以,无论处理什么题材,李安不像多数影人回忆童年似的一头扎进去,而是后退一步,就像《盗梦空间》造梦师的第一禁忌:不能以真实场景造梦,否则会分不清真实和梦境。

李安也是如此,他拍得都是外人,这种反其道的做法使他多了几分“旁观者清”和“海阔天空”的优势。所以他会说:“我不是同性恋者,但我拍同性恋影片;我不是女性,但拍女性影片。”

因为外人如果会把握分寸,很可能比局内人更能把握全局,也就是说局内人会注意树,而外人则会看到林子。只有这样,这才更能让观众进入故事。

换言之,“只缘身在此山中”能成为局限,也可以是优势;而身在山外能开阔眼界,但也会流于浮夸,这其中有好有坏,正面例子就是贝托鲁奇的《末代皇帝》,反面典型则是明可夫的《功夫之王》。因此我们不能因为甲人拍乙片而自动得出“行”或“不行”的结论。

但在这方面,李安无疑是“局外人”的楷模,因为他的电影,都让观众“进入电影”。把角色和情感塑造的特别好,越是“旁观者清”,越能让“云深不知处”的观众发现真谛,从而窥见全貌。

这是李安电影的代入感。只不过《双子杀手》从以往的叙事代入,变成了拟真环境下的感官代入。

这部电影的主题,把主题升华为自我压抑和自由表达之间的冲突和抗争,并融入了弑父的俄狄浦斯情结。是李安的思辨色彩。


★自我压抑和自我表达

电影中的威尔·史密斯,如何面对年轻的自己。以往电影把人变年轻很轻松,特效+化妆即可,而本片则是让其心态也变得不同,还将年轻的“自己”,放置在一个与自己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这样同一基因的人,会怎样发展,是本片的主题。

PS,有人说,杀手是后天培养的,而不是基因决定,不用吐槽电影的设定,因为这是科幻电影常见的基石——基因决定论。这个理论指人的物质特征和精神特征大部分是由基因决定的。除了长相外,还包括智商、情商、性格等精神特征,大部分在出生时已经固定了,后天的可改变空间比不大。通俗说就是“狗改不了吃屎”。
这是本片的基础,就像《机器公敌》故事建立在“机器人三大定律”上一样,是本片科幻电影的理论基础,可以参考《兵人》《杀手47》《宇宙战士》《千钧一发》等类似影片,没给你引到量子领域就不错了。

终究而言,这是一个“过去的自己”的交流,当你老了或者有了足够人生阅历之后,你回顾自己的青春,发现有痛苦的时候也有窝心的时候,如果有机会,你肯定会对自己说:年轻的你别这样干,特别傻逼,你以后别选择这一行,会后悔的。。。

这部科幻片,就是提供这样的平台,给了年长的我们面对年少自己的机会。电影,宣扬宽容精神,回避过分戏剧化的套路,而是发挥出李安特有的太极拳柔劲,以柔克刚,比如最终结局那一刻“弑父”,老年就像一个长辈一样,给了“年轻的自己”一个台阶下。


★父权

李安的“父亲三部曲”《推手》、《喜宴》、《饮食男女》有着浓厚的儒家意味,片中父亲所代表的父权既有威严,又不乏睿智。跟多数中国家庭一样,李安跟他父亲的关系是等级森严的,典型的东方式家庭观念。

这种从小的压抑,如果换做一般精神脆弱者,父权可能会成为他一辈子的阴影。但李安聪明的地方在于,将它升华为艺术,用非直截了当的语言、甚至非口头的方式来表露情感、传递信息,说白了,李安用电影表达自我。

比如《绿巨人》,游离于漫画之外原创了一条反抗父权的主线,升华了电影的深度,却遭遇漫画迷的口诛笔伐。

而越是这种直观的自我表达,越需要真实的媒介作为依托。这是李安的所有电影,都追求真实的原因。

于是,李安便有了罕见的题材大“串流”,如《理智与情感》是《饮食男女》的西洋版,《卧虎藏龙》是《理智与情感》的武侠版,《断背山》则被某些影迷称作《卧虎藏龙》的同志版,各种题材都是虚构的,但角色和情感特别真实。

简单而言,他就是在给你讲述自己的故事,但比起电影观众,李安更愿意把你当成面对面的聆听者,他所有电影都是如此。以往完成角色情感共鸣的情况下,也要达成感官上的共鸣。

对过去青涩的自己进行教诲,把老年的自己当成一个严格又慈祥的父亲,这样狂想的故事,高帧率、超级3D等格式令其变成更加足够真实,让我们身临其境。

这是电影的造梦的终极目标。


结语:少年子第江湖老

《双子杀手》的不足之处,就是超高难度的拍摄,让故事和动作场面不得不简单化一些,看惯了奇观大片的观众会觉得不够过瘾。拟真的环境,也让部分观众觉得失去了电影感。

正如李安所言,这种全新视听语言,只是在尝试一种全新的创作思路,把技术格式变成叙事主体之一。当照片越来越失去真实性的同时,原本虚假的电影却提供了真实的错觉,这是电影造梦(说谎)的一种手段。

就像《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绚丽的冒险。与主角口述中残酷的生存。二者就代表了不同的创作思路,哪种更加真实?

“改变人们的习惯和颠覆一种文化是非常难的,我的好奇心的确是有点旺盛,但是我已经不年轻了,我不愿再等。”

这是李安的原话,回到开篇,对电影边界的探索和尝试,可谓有得也有失。而用另一句话来形容《双子杀手》电影主题和李安的心态,非常贴切,就是“少年子第江湖老。”


公号:电影文酷

dreamcrowflim

微博:乌鸦·火堂

 5 ) 李安谈《双子杀手》:开拓美丽新世界,前面必定辛苦

10月12日下午北京点映场导演对谈全记录

【李安谈《双子杀手》:开拓美丽新世界,前面必定辛苦】

12日下午北京点映场导演对谈全记录——

Q【为何对这部电影在中国的反响有很大期待?】

李安:我在中国市场一直有种兴奋又熟悉的感觉。中国的文化还是我的基本,虽然拍西方片,但文化底子很难藏住,面对观众,近乡情怯吧。

另外,电影发展100多年,很多东西僵化了,全世界观众都有疲惫的感觉,反而中国观众对电影很热心,看电影挺带劲,所以我充满希望。从《少年派》开始,我开始接触3D技术,这是我不熟悉又未来的尝试,它的影像有新的美感,深深吸引了我。《比利林恩》拍得很辛苦,在美国反响一般,反响最好的就是这里,这里还把高帧率放映这种工业技术拿到商业发行。我希望这里保持多元化的、健康的观影兴趣,对此非常乐观。

长远说,电影是美国人建立的,价值观,叙事感,有一套东西在里面,非常牢固,我们都是看美国片长大,老实讲,我个人有点看腻了。中国文化不缺少美感、故事,应该能发挥一套影响世界的电影语汇。中国有各种传统艺术方式娱乐和教育观众,宣泄情感,不管是古典还是现代,故事这么多,形态这么多,人口这么大,是能为美国电影文化注入新活力的。这是我的一个梦想。

Q【据说克隆人Junior是史上最贵主角。塑造数码形象跟以往有何不同?】

李安:克隆人是一个极端例子。在这样的镜头里,研读一个人的脸,很多技术可以弥补现实中做不到的。比如年纪,肌肉,细微表情变化,没法用物理办法真实表现。在电影里可以,过去是化妆、替身,现在是数码和动作捕捉。当初,这个故事并不吸引我,吸引我的是一个你熟悉的人和他自己并排演戏,这是很奇怪的感觉,我很期待演出来会是什么样。一部电影不管什么故事,最后总是在讲人,用影像刺激我们反省人的心境。这样的媒介能够看人看得更细致,皮肤通透,对演员压力也很大。

威尔·史密斯这么大的明星,不但要演戏,还要挑战演一个年轻的自己,花了1、2年时间用动作捕捉完成Junior,但老脸皮毕竟不是鲜肉了,我们要思考怎么捕捉。除了用电脑动画一颗一粒地去做,没有别的办法。人的演技、时间、年龄,我作为导演对这些做了更细致的研读。就像读了一个研究生。我带500人花了1年时间,研究演员的表演、心态,还可以研究时间在人身上做了什么,这是非常宝贵的经验。

Q【为什么是威尔·史密斯?还有其他人选吗?】

李安:这么贵的片,需要一个大明星,需要做他20几年前的样子,一个人红30年还能做动作片,合适演员就1、2个吧。人性、哲思议题、克隆人心态,有肌肉没演技也做不来。

Q【他怎么塑造年轻的自己的?】

李安:他过去的影片,我们要研读,哪些可用,哪些不可用。Henry是一个比较南方、保守、军事训练的角色。我最想表达的是克隆人的纯真,所以他要敏感。这个片子甚至有一种东方的忧郁。

Q【120帧技术给动作片带来什么难度?未来的动作片会不会感官就彻底变了?】

李安:最大的区别是,过去看不到的,现在看到了。24格电影没有临场感,在平面里塑造空间,人的表情看不到,思路就看不到,所以必须利用闪跳制造兴奋感。

比如摩托车追车戏,过去一般是横向拍,镜头移动很快,让观众喘不过气,感受到速度和刺激。现在(用新技术)速度看清楚了,空间有了,(刺激感)就看不出来了。假如我想呈现70脉的速度,过去拍30脉就行,现在(用这个技术)70脉可能甚至不会感到兴奋。我把节奏放慢后,观众的感觉更快了,足够的表情、情节,都能交代清楚,在里面求取精彩度。摩托车油门在右边,他又踩油门,又右手持枪,怎么瞄准,怎么躲闪,过去都看不到的,现在则有种观众自己在瞄准的感觉,用这个制造兴奋感。

Q【为何选择这样的挑战?压力来自哪里?】

李安:现在就我一个人这么拍。我常常会想:是我有问题还是世界有问题?我们整个电影体系(对新技术)供应不足,摄影机不对,工作人员怎么调焦距都不会,都算在成本里,很贵,经济因素非常大。片尾几千工作人员,发行体系,观众习惯,等于我在用整个电影生态去挑战,所以压力很大。

要开拓一个美丽新世界,前面必定很辛苦。我虽然可以颐养天年了,但又有好奇心要满足,有疑问要解答。我希望为同行和观众创造新的可能性。(拍摄本片)就像第三只眼开开了,我和电影的关系都不一样了。新导演很难有这个资源,我有,当然要去追求。我真觉得很漂亮。(强调再三)

Q【以后会不会每一部都拍120帧?】

李安:有人投资的话(笑)。我有荣幸和义务来帮大家受点罪吧。媒介就是媒介,不管多高的规格,人投射的情感和艺术是无价之宝。但(影像艺术的)很多美感停滞了,年轻的朋友看数字非常习惯,我们留恋胶片,他们并没感觉。这对年轻观众和数码时代也不公平。数码就是数码,不是化学,而是电子。数码怎样开发美感,不应该学习胶片。我只是不服气,数码去模仿影片,去模仿在平面里制造空间的感觉,这是不合理的。什么技术就该做什么技术的事情。

Q【为何选《双子杀手》去承载这个新的技术?】

李安:不是故事吸引我。我只是想用动作片试一下,一个人和自己的克隆人一起演戏,会是怎样的具象化和内心挣扎,这涉及到道德议题,同样遗传基因下不同的培养,克隆人有没有灵性等等。这些元素和可以上手的东西吸引了我。

(未来局科幻办整理,转载需授权)

 6 ) 李安的选择题

李安是一个作者性非常强的电影导演,他最新执导的这部《双子杀手》虽然有着特工动作片的类型化包装,但电影内核却依然是李安独有的风格化特征。很多人提到李安的风格特征时,往往会谈到父子关系,甚至认为父子关系是一种典型的东方式主题。但实际上,弑父情结同样也是西方文学表达常常出现的情感主题。所以,父子关系其实是没有东西方文化的区别的。真正的区别在于,如何表达父子关系。真正能体现一个导演风格的,也不在于这个导演讲述了什么故事,而在于这个导演如何讲述故事。在我看来,李安真正的风格特征,在于他讲述父子关系的故事时,呈现出的那种模棱两可、闪烁其词、暧昧含糊,最终却又宽容温厚的态度。这种态度,在我看来才是典型的东方式的表达,也唯有李安能用一种电影化的语言,将这种态度呈现于他的电影之中。

《双子杀手》这部电影在故事类型上,是一部特工动作片,讲述了一个充满正义感的特工亨利,陷入到一个巨大的阴谋之中,因为被陷害而不得不展开逃亡,最终战胜邪恶、揭露真相的故事。这样的故事比较容易让观众联想到《谍影重重》这类特工动作片。但李安却巧妙地在这样一个特工动作片里,融入进父子关系的主题。当然,很多好莱坞的特工动作片里也有父子关系,但最终的落脚点却是对弑父情结的宣泄。而在李安的《双子杀手》这部电影中,虽然父亲确实是邪恶势力的一方,但最终的结局却并没有让儿子直接杀死父亲。李安玩了一个小花招,以一种黑色幽默的方式,对好莱坞商业类型片中的弑父情结进行了戏谑表达。相信观众们看到《双子杀手》最后的结局时,会由衷佩服李安的聪明,既迎合好莱坞类型片的套路,同时又在这样的套路中小小地表达一下自我的反抗。

“两个父亲”、“两种选择”,这是李安最擅长的太极手法。《双子杀手》里年轻版威尔·斯密斯所扮演的小克就有两个精神父亲:中年版威尔·斯密斯所扮演的正义特工亨利和克里夫·欧文所扮演的反派克雷。两个精神父亲都试图劝说小克走向他们所预期的人生道路,而小克则在两个精神父亲之间摇摆不定。在李安早期的《推手》、《喜宴》中,代表东方文化的父亲与代表西方文化的爱人,就常常让儿子陷入左右为难、不知如何选择的处境。而李安最终给出的解决办法,也是一种东方式特有的解决办法:不做选择,父亲和爱人因为都爱儿子,所以双方最终各让一步,将问题以一种不解决的办法解决了。后来的《饮食男女》,是李安“父亲三部曲”的完结篇,也是李安风格彻底成熟的标志性影片,电影以父亲的三个女儿各自不同的选择,完成了李安对东方家庭的解构与重构。而其中,思想最为西化、最想离开家庭、与父亲的矛盾最尖锐的二女儿朱家倩,最终却反而放弃了前往美国的机会,留下来照顾父亲。而那部第一次让李安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褒奖的电影《卧虎藏龙》,故事的核心人物玉娇龙,她虽然没有两个父亲,却有两个传授剑法的师父:碧眼狐狸和李慕白。碧眼狐狸纵容着玉娇龙恣意妄为,而李慕白则一直试图用礼法来束缚住玉娇龙。而《卧虎藏龙》的最后,李安没有让玉娇龙回答这道选择题,而是直接让碧眼狐狸和李慕白两个师父同归于尽。再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这部电影,李安则干脆把选择题扔给了观众:在派所讲述的两个故事里,你选择相信哪个故事?

在两难选择中,永远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只能以一种温厚的态度去包容和妥协,这是李安的回答,其实也是东方文明在处理家庭和社会矛盾时最长采用的办法。而西方式文明在处理二元对立式矛盾时,一定是分对错的,所以在西方式商业类型片中,二元矛盾的呈现形态一定是正邪对立,最终的结局是正义战胜邪恶,如果正邪双方刚好是父子关系时,那么最终矛盾的解决就呈现为弑父情结的释放。《双子杀手》这部电影本身,也是李安在这种东方艺术电影的细腻情感表达与西方商业类型片的剧作套路之间打太极。电影里的最大反派克雷,毫无疑问是个邪恶残忍的坏蛋,但他对于养子小克的感情却是真诚的。李安对于“父亲”这一形象的态度,一直都是矛盾且含糊的。在“父亲三部曲”里,父亲的形象既执拗、蛮横、不讲道理,充满了父权文化对子女的压迫和折磨;但同时,父亲也脆弱而无助,面对子女的人生选择越来越显得无可奈何、力不从心,这也是子女对渐渐老去的父亲最直观的感受。李安这种对父亲又爱又恨的矛盾态度,才让他电影中的情感无比细腻而动人。《双子杀手》里每一次小克面对自己的养父克雷时,巨大的情感张力都让这部电影一下子从一部传统的好莱坞商业类型片中抽离出来,成为一部典型的李安式电影。也正因为如此,李安才一定不会让小克最终亲手杀死自己的养父,完成西方弑父情结的情感宣泄,而选择以另一种方式既迎合又反抗好莱坞的类型片套路。

已经有很多人从技术上分析了《双子杀手》120帧+4K+3D的特别之处,我也没必要再复述一遍,所以我更想从主题和情感上去探讨一下,李安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技术表达手法。一方面,当然是因为李安对未来电影表达手法可能性的好奇心,但另一方面,我认为在于李安到底如何去理解“选择”这件事。我们常常会说电影是一个梦,那么梦是不应该太清晰的,太清晰的梦容易把人惊醒,从而让人难以彻底沉浸在梦中。从这个角度上说,120帧的技术虽然能让观众身临其境地置身于电影的世界中,却反而增加了观众在情感上投射到电影故事中的难度,因为这个世界太清晰了,已经不像是观众的一场梦。但对于李安来说,他的目标也许本身就是不再让观众把电影仅仅当成一场幻梦,而是把电影当做真实。在《双子杀手》这个故事中,如果抛开科幻设定不谈,而是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待这个故事,那么这部电影其实讲的是人到中年的特工亨利,如何重塑自己过往的故事。中年的亨利通过给少年的自己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让少年的自己走向了不同的人生道路。这不得不让我想起之前李安的那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你如何做出选择,决定了你自己的人生。

很有意思的是,李安在电影中经常向观众、向他电影中的主人公抛出选择题,但李安很少回答这些选择题,他电影最后的结局都是拒绝回答这些选择题,或者把回答的权利交给观众。如果真的做出选择,我们真的能决定自己的人生吗?在寺山修司的电影《死者田园祭》中,主人公在亦虚亦实的回忆里重塑了自己的过往。其实,人类的回忆很像是电影里的剪辑,我们总是会倾向于记住那些对我们而言具有意义的人生片段,而忘记那些同样真实的人生过往,最终这些有意义的人生片段叠加在一起,构成了我们人生的主题。从这个角度而言,人生跟电影其实很相像,那么,电影也就不再仅仅是一个梦幻,而可以是对于人生的一种写实。李安电影中的120帧+4K+3D技术,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拓宽了电影语言的表达。当看完《双子杀手》这部电影的时候,你会真的相信,年轻的小克开始了一段新的人生,而不仅仅只是中年特工亨利的一场梦。

总而言之,《双子杀手》是一部值得亲自观看的电影,它在好莱坞商业类型片的框架下,完成了李安独有的思考,同时也拓宽了电影的语言表达。

 短评

豆瓣超前点映,传统的“摄影机每秒撒谎24次”,感谢盗梦3D60帧的谎。正片120帧会二刷对比。#不搞科技的武指不是好导演#,这片子故事和特效都值得看。1故事:我们年轻时总想把所有事和人都看透,弄明白,不明白就慌,一慌就死磕,过来人管这死磕叫南墙和黄河。 长大了才明白,这慌就是青春,等你TM不慌了,你也就老了。但让你再活一次,相信我,这些南墙和黄河,你还是会死磕。你拽着跟我说你还年轻,没事,再过30年,你就也不照镜子了。2特效:真人特效吓到我,上次被吓还是《爱,死亡和机器人》Love, Death & Robots。两场打斗太爽了,枪械追车和骷髅地窖肉搏,呼哧哧的能听到风那种,上次看得直往后躲还是《突袭》。这片子就是李安说的:“观影体验,远不止讲故事而已”,你不去影院会后悔。现在相当期待《马尼拉之战》Thrilla in Manila(2020)

5分钟前
  • WIKI魏
  • 推荐

不管什么样的故事,只要到了李安导演手里,都会变成李安的故事,这次讲的是“每个人都希望有再年轻一次的机会”,李安对电影整体的节奏掌控又是教科书级别!导演这次的野心不在故事上,而是继续在探索高清数字电影未来的某种可能性上,心思在新技术的尝试上,再次使用了120帧、4K、3D的高规格,和传统电影完全不一样的拍法,动作戏、摄影和打光等都有不一样的尝试,拿技术和特效为叙事服务,不是用技术打造夸张的视觉奇观,而是反其道而行之,用技术让画面更真实,细腻,有沉浸式的体验,让观众的眼睛看不出那是烧了钱的特效。把技术当作上帝的双手,用动作捕捉技术和CG特效再造了一个“23岁的威尔·史密斯”,这个全CG的角色绝对是一座崭新的好莱坞特效角色的里程碑,明年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稳了!

7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热评里那一大段五星好评看的我都脸红 安叔这次确实是失手了 如果说比利林恩算讲了个好故事 那双子杀手真的不及格 剧情老套 动作场面算流畅 但是文戏太糟糕靠动作戏也补不回来了 希望早日回归华语电影 太想看到安叔拍华语电影了

12分钟前
  • 冰镇西瓜橘子水
  • 还行

在贴吧看到了一位大哥说,“双子杀手是史皇又一部捧儿子的失败之作…”看了半天才发现问题出在哪…

13分钟前
  • 可樂咖啡君
  • 还行

哇靠这个炫技,真假史密斯的打架CG都不说了,这是一部三分之二的时间里都是弱光场景的3D电影,它不仅有120帧、甚至还有慢镜头的120帧(但整个荷兰也没有一块4K 120帧银幕,我看的只是2K 60帧。有些场景十分惊艳,例如大范围的海水、此刻尽丝滑的高速动作戏乃至摩托车上的第一人称视角镜头,令人感叹科技真的拓展了影像语言的可能性。只是这种新颖的表达的效果还十分有限,剧本和台词与其说是意料之中的烂(父子关系的内核还行),倒更有可能是对技术野心做出的妥协吧。

14分钟前
  • Ajolote
  • 还行

李安导演正在用激进的技术和优雅的气质拓展着「电影」的边界。在电影艺术和技术已经高度发达的当下,还能拓展甚至重新定义电影的边界,本身就已经值得我们格外鼓励了。而《双子杀手》在激进的技术革命同时,也没有放弃电影的叙事传统。对于一部在技术上如此激进的电影来说,狭义上的「故事」在这部「电影」中的占比是远低于传统电影的。或者说,这部电影在「讲什么故事」这件事情上,远远没有「如何讲这个故事」重要。「故事」作为承载「电影」的载体之一,它并不是电影本身。有些导演选择讲故事,有些导演选择如何讲故事。而这一次李安导演明显选择了后一条路。最后,高帧率格式是 3D 电影的未来!

16分钟前
  • 张小北
  • 力荐

OH MY GOD! 真正的僭越者。电影的Creation和剧中的造人合二为一,结合4K 120P的Photo-realism做法,坚实地雕刻出了一个“非人”。当我们对小克的“非人性”已经习以为常的时候,小小克出现了,以恐怖的姿态奔跑跳跃飞腿。心有余悸的亨利和我们决定把它留在世界之外,like tears in the rain.

20分钟前
  • Lies and lies
  • 力荐

父子伦理与时间年轮的点水探讨是习惯性策略表达,类型元素是骨骼支撑,几场动作戏继续“比利·林恩”中例如演唱会段落、战争段落等用以测试探索全新视觉革新下的场面调度、画面美学和空间运动的重置标准,是真正起点,好比那只蜜蜂,服务于主角体质制造戏剧功能倒是其次,更多的作用其实等同于比利·林恩回家后房间中的那只苍蝇。各种更加丰富的多焦点长纵深置景,光线、建筑、植被、灰尘、枪火、影子、水波都开始参与对故事情节注意力的分散抢夺,甚至表演面孔都被减龄与高帧技术多元拆解细化。九十年代的美国动作片刚刚脱离B级制作的粗糙和平面,追求更加极致丰满的全球化视角下的视听造戏,且还未被新世纪流行起来的高速剪辑摧毁流畅持续运动与充分环境感知,李安以此为材料切入,不止锤炼锻造未来前沿,挽救曾经大众影像的真切流动,更是重中之重。

24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力荐

《双子杀手》其实就是李安自己的故事,他就是男主角亨利。如今的李安成熟、聪明、经验丰富,但是却比不上更年轻的自己了,正如亨利打不过小克。亨利看的太多,想的也太多;小克太单纯了,他什么都不会,只会杀人,所以能把长处发挥到极致。李安也是如此,以前他只会拍剧情片,就把剧情片拍到极致,即便是《卧虎藏龙》《少年派》也是凭借文戏收获如潮好评。现在他迷上了技术,开始追求帧数和视觉效果,然而他最为人称道的——剧本却大不如前,最终形式大于内容。表面上是进步,其实是一种退步。对其它导演而言《双子杀手》就是一部中规中矩的好莱坞大片,但对于李安,这部电影只能算不及格。不是《双子杀手》太差,而是《家庭三部曲》《断背山》《少年派》……太好了。如果我们给《双子杀手》打高分,那就对李安以前的作品太不公平了。

25分钟前
  • 朝暮雪
  • 较差

第一批看120帧的人太会吹了,搞得我白白憧憬了三年。故事无聊到吐,唯一有一点点意思的地方是Benedict Wong 演的工具人飞行员还挺像真人版红猪

28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

这部片不是李安拍的,是他的克隆体拍的。

31分钟前
  • 赏味Spencer
  • 很差

刚看完觉得,天呐李安为什么会拍一部科幻版007?细心回顾,感觉少年派到双子这几年他都在用革新式的拍摄技术来追求一种“逼真的虚假”,就是作为“电影”的本身啊!一部电影是一个命题,但同样演绎“我和我自己的惊天动地”。摒弃更有深度的剧情是种风险行为,但也尊重李安的尝试和冒险。

34分钟前
  • 壹安²
  • 推荐

【C】真的,身为李安粉我都不知道这片有什么值得吹的,克隆人伦理问题讨论的很深入吗?无非科幻作品老调常谈那一套。父子关系映射很有水平吗?建议您重看李安的父亲三部曲。一个连女主角都无比空洞完全工具化人物的电影(那位被炸死怒领便当的更滑稽),咱就别夸文戏了成吗?当然片子是有创新的,动作场面在高帧率形式下有了完全不一样的视觉体验,李安也特意设计了很多镜头去凸显它。但这些也就15%,剩下85%都在故作深沉,却也没深沉出什么东西。如同一位肌肉帅哥在软件上向你发来邀请,你兴冲冲得赶去酒店,结果人说其实我想找人聊聊文学,你说那好吧聊文学也可以,结果肌肉男从背后拿出一本《小时代》。大概是动作片都太无脑儿,李安拍了个中学生思辨水平的都被部分人吹上天来

35分钟前
  • 掉线
  • 还行

明明是和自己的克隆人对话,但却处处都像是在跟自己的儿子对话。更深一层是,李安打通了故事层面和技术层面的“创造”。影片开头的高速火车狙击戏,威尔史密斯要在高速运动的无数窗户中射击某一个窗户,这就是李安自己面对每秒120帧的任务。故事中的人创造了克隆人,恐惧克隆人,接受克隆人,与此同时李安也在面对电影行业的“克隆人”。

40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1、仍是部非常“李安”的作品,新瓶装旧酒的《绿巨人》。探讨的依旧是本我与超我的认同关系,恋父与弑父的俄狄浦斯情结;2、首映看的60帧率版,已很惊艳:广角镜头下的高速快车、主观视角镜头、远景迅速拉近景、高速摄影机下机关枪扫射的慢镜头…Impressive;3、特效超屌!高空中的飞机、暗光中的搏斗以及年轻版史皇的眼泪,真是登峰造极!

44分钟前
  • 科林
  • 力荐

开场的广角镜头+高速列车颇为惊喜,运动镜头+主观视角契合现今影像「游戏化」潮流,高亮度视效呈现的细节纤毫毕现,但这般技术加成于「电影」本身有何真正改观的意义吗。平庸甚至俗套的剧本与台词,关于克隆技术的伦理观,关于父子关系的探讨,即使放在李安自己的作品序列里,也不过重拾旧文而已;置于广泛的商业/类型片范畴,亦是平平,从《比利林恩》至今,李安突破之心可敬,然而并不能苟同。较有感触的一点:创伤/噩梦形成的所谓ghost,在互联网时代的「科学怪人」模式下,生成为实体的镜像。

46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

北美影评人中意两个牛仔的你侬我侬,却无法接受两个杀手的儿女情长。也确实,把李安一以贯之的亲子关系母题,放进科幻悬疑片的外壳中,几分哲思却又带着几分拧巴。但最令我惊喜的倒是动作戏的调度,光一场摩托追逐戏就已展露宗师级的水准。至于冷幽默的部分,完全没有必要的。

49分钟前
  • 凹凸
  • 推荐

实际上,评价的差异,主要源自大家的着眼点。如果从技术角度,影像探索,电影语言说,这确实是想要往前再走一步的新电影。但是,从剧情本身,这就是一个无趣、老套、甚至被有意弱化了剧情的常规动作片。大家偏向哪一边,给出的评价自然各自不同。至于我,很爱李安导演,也很尊重他的探索精神。但刷了两遍《双子杀手》,还是喜欢不来。

50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四星半。《双子杀手》昨天国际评分开分,不是太理想,但我坚持自己对于李安的判断:这部电影的最重要看点,并不在于拍了什么故事,而在于用什么样的方法/技术手段去讲故事。这是关心故事和奇观的观众,通常会忽视的切入点,他们不晓得,安叔要做的,以及怀揣的雄心,其实是要重生一种新的电影语言概念——它可以放置于各种传统商业类型当中,正如《比利林恩中场战事》《双子杀手》和未来的《马尼拉之战》中,并配合道道地地的李安作者风格,比如对父子关系的一贯探索。讲真,想到一种面向未来的电影语言可能由我们华人开创,我是激动的——戈达尔说,电影始于格里菲斯,终结于阿巴斯。安叔要做的,就是当21世纪的格里菲斯。

54分钟前
  • 奇爱博士
  • 推荐

加入“每个人与自我关系的困惑”、李安一直以来“父子关系的探讨”,以及120帧/60帧全程逼真和爽快的观影体验,这就不是一部普通的动作科幻片。《比利·林恩》打开了一扇门,一部分人进来了,然而技术革新并未就此普及。《双子杀手》将让更多的人踏进去,切实感受高帧带来的观影体验,进入一个从未有过的全新电影世界。在技术手段已登峰造极的今天,安叔依然能走在前沿,一次次刷新我们的观影习惯,这已经不是在看电影了,而是彻底的融入电影。

56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